重钢尚存一息,浪漫矢志不渝

自从热爱上历史文化建筑,周末就踏上了步履不停的旅途。见过重庆大学系列的能够概括各个流派的建筑,也见过了从民国时期到苏联援建时期间的建筑,不过当我真正走到重钢系列的历史建筑跟前时,说不失落是假的

从丁家垭口走到李子林,这段路我并不是第一次来,去重庆工业博物馆的路也是这里。

不下雨的周末,顺着长江边的这条路走过去,看到一大片草坪,修剪过的颇有格式的样子让我一直以为这是个公园,没成想这里竟然就已经是重钢的核心区域了。

重钢这个名字,对于手手这个矿务局子弟而言一点也不陌生,说是从小听到大也不为过。

在矿务局与钢铁厂唇齿相依的那些年里,重钢在我心里活的不太好,和矿务局一样难过。后来当我长大了,有机会仔细看看它时,它已经搬走了。

白楼

如果不是对着照片看了又看,我都没法相信眼前这栋平平无奇的建筑竟然是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建筑。拿着大渡口区文旅委写的专栏里配的照片和同伴再三确认后,终于锁定李子林草坪前的这栋楼就是传说中的重钢白楼

周围被维修整改的铁皮围了一圈,中间四层,两边三层,墙壁和窗户也无甚特色,如果说这个是建国初期工业的特色建筑,其实各个矿务局的建筑反而更有特色。

所以当我得知这栋楼是重钢的技术处所在地时,一切的失落都释然,这也许就是炼钢人的浪漫,青砖和白灰是他们书写浪漫的纸和笔。

红楼

绕过保安室,才终于找到了重钢红楼。

这栋建筑建于1953年,砖木结构,中轴对称,清水外墙,门口有六柱门廊,地上是水磨石。这里曾经是重钢总部的办公楼,而今是管理工业博物馆公司的所在地。

门口树荫依旧,庭内草木深,有一瞬间我竟然联想到了故宫:经历了两朝24个皇帝,不同的皇帝坐在同一个屋檐下,只有时光中辗转,其余的一切都凝固了。

之前查资料时很多曾经的重钢人都说红楼里面戒备森严,在特殊年代甚至没有介绍信都没法入内。而今的博物馆公司也将大门紧锁,我也没办法进去一窥究竟。

重钢医院住院部

在丁家垭口左边上坡,就是曾经的重钢医院住院部大楼所在地。

一路上满是泥泞,还有十几条野狗虎视眈眈,以及四毛钱一个的快递暂存点,组成了去往这条路的风景。不知道为何医院建在如此陡峭的地方,病人爬上爬下多运动也许体质就变好了吧。

站在这一栋一字型的住院楼跟前,我的脚下全是垃圾,多得已经看不到地面原本的样子,多得即使在深秋却仍旧有一群蚊子把我围攻。

总楼层大约是4楼,隐约可见墙面上贴了半墙的白瓷砖,最上面一层破败得让我担心随时都会垮下来。作为重庆市第三批历史文化建筑,这阵仗让我有些愕然。

曾经的重钢繁华得覆盖了医疗教育等多个板块,我甚至能想象这栋住院楼里的床位应该都有200张以上,这在当时已经是不小的数字。

而今我连迈进去的勇气也没有,不仅是因为门口用红色颜料泼图的大字,更是因为因为落败而带来的死亡气息。

渝钢村工人住宅

全网首发导航地址:蓝光御江台,顺着小区进去,就可以看到这栋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建筑——渝钢村工人住宅。

1955年建成的这栋楼是苏式砖混结构建筑,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产业工人修建的成套住宅,在国家“一五时期”作为在重钢工作的苏联等国外专家及家属的住房。

后来随着苏联专家撤离,就被改为重钢干部职工家属住宅。

2020年,渝钢社区居委会从这栋楼撤出到对面,据说要打造成文创天地,但至今未果。

钢花影剧院

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时候,它还叫“新山村大礼堂”。

70年代,由于演出越来越多,它更名为“钢化影剧院”,鼎盛时期90年代时还曾获得“全国影剧院300强”的称号。

虽然它如今仍然是大渡口唯一一个可同时容纳近1000人的正规影剧院,但接到的演出却越来越少。曾经的田汉、刘诗昆、侯宝林等大牌正在一个个远去,却再没有新生力量登陆这个舞台。

老一辈的重钢人对这个地方充满甜蜜回忆,这里是他们恋爱和家庭的快乐源泉,而新一代的小朋友已经对这里一无所知,他们对live house的喜爱远大过于此。

也无人可责备,随手一查,几个月这里都没有一场演出,或许运营才是它目前最大的困境。

比起重钢轰轰烈烈地从武汉的汉阳铁厂而来,到如今迁到长寿,徒留这一地鸡毛。就像是所有美好的爱情一开始都是轰轰烈烈,后面走到末路尚存一息,却仍有人缠绵在旧派的浪漫之中。

一声叹息,追求浪漫的人郁郁寡欢,足够现实的人风生水起。


重钢尚存一息,浪漫矢志不渝
https://macin.org/2021/11/09/chong-gang-shang-cun-yi-xi-lang-man-shi-zhi-bu-yu/
作者
Shirley Lee
发布于
2021年11月9日
更新于
2024年12月3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