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老街:一张回到过去的门票

偷得浮生半日闲,双流彭镇老街见。如果你到成都玩耍只有一天,如果你不喜欢刻意美化的风景,那请一定要去一次彭镇老街

坐标: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建议自驾或是打车。自驾有停车点10元钱一次,从一环打车大约40多元。

看左边的口号

进入古镇之前会看到一座双孔石桥坐落听名字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杨柳河上。石桥工造古朴,清乾隆年间修建,当时叫“第一桥”。时已深秋,秋水静深,听老人说这里夏天时树影幢幢,水面波光粼粼,有“第一春波”的美称。1967年,”第一桥”改名为“人民桥”。

进入老街,人不算多,但也不是瑟瑟之感。

成都的秋天阴雨绵绵,这里却有极浓的烟火气,映入眼帘的是让彭镇“火”起来的老茶馆,名曰观音阁,目前是成都第五批历史建筑。

因为一开始闹闹哄哄,门上写着喝茶10元,摄影+喝茶也10元的昭告,手手并未进入其中,而是开启了彭镇老街的深度探索。

和老茶馆充满烟火气的氛围不一样的是,彭镇老街同时裹挟着土地的平实感与气度的疏离感。

卖土烟

你越往深处走,越会发现它和大多数古街古镇不太一样。川渝地区的人嗓门大是出名的,不信你走进任意一家菜市场或者火锅店,纵使面对面坐着也必须扯着嗓子说话。

手工浇铸的厨具

但彭镇人口并不稀少,有老有少,老婆婆拄着拐踽踽独行,小孩子一同嬉闹声音也并不喧闹,女人踩着缝纫机哐当哐当的节奏,男人骑车载着后座的小孩像风一样从身边穿过,一切都很静谧,走过老茶馆,这里是彭镇场的核心生活区。

路过川式建筑特有的竹编夹泥墙,据说这也是日式建筑的精髓;路过打川牌的老人家,这是一种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有2000余年历史的中式扑克,小时候我只是听爷爷说它叫“六红”,而今长大了我知道了学名,却没办法再告诉爷爷了。

毛主席万岁

兜兜转转一个钟头,又回到街口茶馆,这次走累了的我在老茶馆门口徘徊,终于被老板“邀请”了进去,其实就是和老板一起从后门翻了进来。老板很健谈,说这房子有300多年历史,曾经是观音庙,后来在民国时期改为了茶馆。

茶馆内景

这样破败的房子经历了水灾地震却仍然坚挺,当地人都说这是观音菩萨在保佑大家。观音菩萨为啥要保佑把庙宇改成茶馆的成都人民呢,大概是菩萨到了成都也爱上了喝茶吧。

正常的市井茶馆也就5元一杯,剩下的5元就当用爱发电。

烧开水

5元钱一包的花生瓜子,即使是自带糖炒栗子进来吃老板也欢迎,如果饿了还可以请对面“好难吃”餐馆少东家拿菜单过来点菜,总之现代社会那一套资源为王的理念在这里荡然无存,大家都是彼此依存的唇齿,在时光里和彭镇同进退。

擦杯子

同期茶馆里有一支川师的队伍在采访一个老爷爷,女主持人强行要把话题拉到设定题目上的样子既心酸又好笑,老爷爷只想随便唠唠嗑,而主持人非要问一个八十岁的老爷爷你从喝茶中收获什么生活态度没有,强行升华失败。

另外一边还有几个人在采访老板,戴着耳机在昏暗的背景下烧水倒茶,这是什么赛博朋克的live。

采耳的大叔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一直在叮叮当当地抢戏,那一双可以采耳的手,也可以用来演奏市井的乐章;此时卖麻糖的商人担着货物进了茶铺,东一声卖麻糖的叮当,西一声采耳人的哐啷,如果录下来,大概是可以剪辑一期《十面埋伏》一样的鬼畜。

穿红色长袍的老爷子很有镜头感,捋着长胡子抽着奇形怪状的旱烟筒子吞云吐雾,不管隔壁大叔的摄像头都快怼着脸了,他自岿然不动,仿佛活成了化石。

一般的盖碗,一般的花茶,一般的藤椅,一般的桌子,所有的一般汇聚在一起,这些我们在记忆里或者儿时见过的东西,凑在一起,还静静地躺在彭镇老街。

仿佛无论走多远,只要你回到这里,都会给你一张通往童年时光的门票。


彭镇老街:一张回到过去的门票
https://macin.org/2021/10/26/peng-zhen-lao-jie/
作者
Shirley Lee
发布于
2021年10月26日
更新于
2024年11月12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