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北青草坝走进地下重庆,刺激得很

走在北滨二路的人行道上,朝天门大桥的钢索像巨人的琴弦绷在头顶,江风裹着长江的水汽往衣领里钻时,没人会想到脚边那片被铁丝网围着的荒坡里,藏着重庆地下上世纪的大厂。

找了半天才摸到入口,这几天下了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能看见一道被锈迹裹住的几指厚的大铁门,根本推不动,旁边却正好没有门。一步踏入,欢迎来到青草坝的地下世界,一座藏在大桥下的 “防空洞城市”。

打开手电筒,光柱戳进黑暗里能看见浮尘在飞,地面的积水映着光,走一步就溅起细碎的水花,鞋底蹭过布满泥沙和水的路面时,会发出 “哒哒” 的响,像有人在身后轻轻跟着。洞壁上还留着当年的凿痕,手摸上去是粗糙的凉,凑近了闻,能闻到一股混着霉味的机油香 —— 那是近百年前工人们在这里干活时,渗进墙里的味道。

遗留的电灯泡

支洞像树枝一样从主洞岔出去,有的洞口被砖块封着,有的还敞着,黑黢黢的看不见底,手机早没了信号,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在空洞里撞来撞去,回声绕着耳朵转。

其实这地方的根,要扎到 1927 年的冬天。那时候卢作孚先是在江北城金沙门外的水月庵办了民生机器厂——这是江北第一家船厂,专门修轮船。可那里交通太不方便,10 月刚搬到三洞桥的地藏庵,又觉得地势太挤,转过年 11 月就再往长江边挪,最终定在了青草坝。那时候的青草坝还是长江边的一片野地,长满齐腰的茅草,风一吹就晃得像绿色的波浪,14 个工人推着 4 台旧机床过来,16 马力的柴油机一打响,就把这片坝子的热闹给唤醒了。

后来看到网上的朋友说,他 1999 年刚到重庆时,和工友在猫儿石天原化工厂下面的洞子里迷过路。“上午九点进的洞,一直走到天黑才出来,出来分不清东南西北,最后在华村立交下面的弹簧厂找到路 —— 那洞子居然穿了嘉陵江底!” 现在站在青草坝的防空洞里,才真信了他的话。

主洞长 1500 米,宽和高各 3 米多,混凝土浇的墙敦实得很,抗战那几年,日本飞机的轰鸣声天天在重庆上空转,民生机器厂的工人们把车床、钻床拆了,一件件搬进这些刚凿好的洞里。白天躲轰炸,晚上就着煤油灯接着造轮船零件,长江上的民生轮船要运兵、运物资,这些洞子里掉的铁屑,都是撑着抗战的 “铁骨头”。

解放后,民生机器厂改成了国营,换了个名字叫 “交通部船厂管理局重庆船舶修造厂”。1957 年在唐家沱建了新车间,越扩越大,到 1960 年全厂都迁了过去,后来变成了重庆长航东风船舶工业公司。(插入唐家沱)青草坝的老厂址,就转给了四川省重庆船厂 —— 这家厂也有故事,最早是民国的建业机器制造厂,在溉澜溪那边,1943 年被军政部收了,改名叫船舶修理厂,解放后又和汉阳船厂合并过,兜兜转转最后落在这里。60 到 70 年代,厂里又把防空洞扩了扩,原本 1000 多人的容量,慢慢变成了总计 6000 平方米的 “地下厂房”,机床的轰鸣声在洞里响了一年又一年。

船厂后代记忆中的青草坝,应该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北滨路上的江景和繁华扯不上关系。2000 年以前,江北还有 123 路公交,终点站就叫 “青草坝”,过了这里就是城外,海尔路、北滨路都是后来才铺的柏油。老人们说,那时候坐 123 到终点,能看见船厂的烟囱冒黑烟,听见榔头敲钢板的 “当当” 声,还有上下班的汽笛响 “呜 ——” 的一声,山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是工人师傅要回家了。船厂后面的山坡上,一村、二村、三村的宿舍顺着山势排着,青石板路擦得发亮,路边的麦冬趴在地上,万年青长得齐腰高,牵牛花缠在枝头上,红的、白的、紫的,把山路绕成了花廊。

地下都是水磨石的

2005 年修朝天门大桥时,地面的厂房全拆了,只剩下这些藏在地下的洞子。现在维修工人早就撤场了,有的支洞用木板挡着,有的还敞着,积水最深的地方能漫过脚踝。我试着往一个岔洞里走了几步,光柱尽头还是黑,耳边只有水滴 “滴答、滴答” 的声,忽然就想起有人说的 “要是在这里迷路,手机没电了,可能没人发现”—— 倒不是吓人,是这洞子太大了,大得能装下重庆的半部抗战史。

重庆是3D的这一说法又更加深刻了(插入重庆魔幻城市),它的立体从来不止是山上的房子叠着房子,而是地下也藏着一整个世界。二战时当陪都,为了躲轰炸、保生产,山城里凿了数不清的防空洞;后来三线建设,备战备荒,又把这些洞子挖得更深、更宽;现在城里的隧道、纳凉点好多都是用老防空洞改的,而青草坝这片老工业遗址,也终于在今年有了新动静 —— 依托老厂址与防空洞历史脉络打造的川江航运文化园,刚在 2025 年 8 月 15 日正式开业。

如今去青草坝,除了能远远望见防空洞的铁门,不远处的文化园里还能看见老机床、旧船模的展示,听见川江号子的回响。园区每天 10:00 到 17:00 开放,下午 16:30 就停止入园,门口还有当年从朝鲜进口的车床,居然还能转动。

往洞外走时,江风又吹了进来,而今的青草坝的名字在地图上只是三个字,没有人知道那曾经是个什么地方。

有人说重庆主城的地下都是空的,重庆的地下怎么会是空的呢?这些洞子像城市的毛细血管,装着老重庆的心跳,而今日之筷子小手,正把这份心跳,讲给更多人听。


从江北青草坝走进地下重庆,刺激得很
https://macin.org/2025/09/22/qing-cao-ba/
作者
Shirley Lee
发布于
2025年9月22日
更新于
2025年9月23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