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七日:道行尚浅 归山充电
毫无杂念的旅行1次可以充电1月余,见1次揆违久矣的老友可以充电半个月,徒步1次可以充电1个星期,喝1杯不踩雷的奶茶新品可以充电半天。这些日子,充电速度俨然已经赶不上耗电的速度,每天一醒来都似乎可以听到身体在发出电量不足的警告。
在结束了一段高速耗能的工作后,总算决定要进山一趟,进行一次持久的充电。
地处山城,成渝之间,最不缺的就是山,挑一个能待7天的,目的就实现了。一开始犹豫去青城山问道还是峨眉山问佛,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看了峨眉,虽然这两个都是我孩童时候就去过的地方了。
由于我一直自诩是输出型类人,大抵就是热衷给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觉疲倦,最近是深深自觉精神空乏而身体负累的无力,寄希望于唯心主义,菩萨总能渡我一程。
坐在窗边的沙发上,远山的轮廓从清晰到消失,寂静和雾气一起袅袅浮起,继而弥漫扩散,风停了月升了树也静止了,峨眉的第一夜,我的世界松弛了下来,总算能够躺着安睡。
见了许久不见的朋友,惊讶地发现他居然开始抽烟,也许抽烟是叹气的好借口吧。那么些年没见,朋友还是那么执念而不裹挟,不过我猜工作状态应该不会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彼此没有什么索求的,所以才暴露最真实的那一面,期间聊了很多,朋友怪我一直聊工作,我笑说只怪我们现在成了同行。其实也不然,聊点其它的我又怕藏不住自己的浅薄和不深刻。
吃完饭去遛遛弯儿,正好和中秋的月亮不期而遇,那圆滚滚的橘黄色的庞然大物,落在我目距的终点,我们走着路往那里去,以为是徒劳无功的追逐,不料真的有靠近的错觉。
走到路的尽头,听到熟悉的歌手的声音,循着音过去,没想到真的是她本人。和演唱会现场的感觉不一样的是,因为是彩排所以整个场馆很安静,到处黑黢黢的,只有她站的地方和屏幕上有光,中秋的夜晚,宿命感牢牢地抓住了我看见的这一小部分世界。
想起萨特的一句话“挤在音乐厅观看演奏乃是荒谬的,音乐应该独自倾听”,又想起陈春成小说里对音乐的描述,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感,在音乐中直接传达给了人们。
她的声音有一种过尽千帆的力量和绝然,虽然音色和二十年前我听磁带的时候没有差,那时候唱的是少女为爱优柔寡断,但现在无论是她还是我自己,都已经在对抗世界了,而不是和内心那个囿于情爱的小姑娘对峙了。
白天在被遗弃的大学校园里闲逛,是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一进去空空荡荡悄无声息,和200米外的热热闹闹形成鲜明对比。后来才知道2021年这里就没有再招生了,校园里的荷塘和我都留下了一声叹息,大学也和年轻人一样,都往城里去了。
潮湿的心情在湿漉漉的校园里轻轻游荡,地上的苔藓和落下的枫叶见证了再也不会归来的离别,不似放假总会开学那般,那棵桉树终究等不回曾在树下合影的情侣,也等不到再一次有父母送孩子远行读大学的背影。
看到一座尧茂书的雕像,是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
最近才看过的一本书里提到了他,我也才知道他生前是西南交通大学的电教室摄影员。对家国江河的热爱是与生俱来也是到骨子里的,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探险者的归宿,只是我在想,现在已过甲子之年的尧茂书的夫人,会不会后悔没有留下肚子里当时四个月的孩子?
峨眉第二夜,看了王潮歌的《只有峨眉山》。大导操控光影声响的技术一定是不俗的,“卍”字形的舞台和具象化的云,云海下形形色色的人,无论是帝王还是太监,稚子还是老妪,都殊途同归走在前世今生的路上。这也给了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从佛祖视角俯瞰众生的机会,愿我们虽以渺小启程能以伟大结束。
跳崖轻生的故事桥段有点尴尬,但其中演绎的生活的细枝末节却心生共鸣。
男人说:“你咋个总是那么想得开?”
女人回答道:“我们四川女人就是恁个乐观。”
那一瞬间眼泪不值钱地掉下来,再不易的生活,不也得挺过去。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总觉得导演想探讨再深刻一点却又被拉了回来,最后呈现出来的是有一群观众觉得看不明白没意思不如去吃顿火锅,另外一群观众觉得没有把人性的纠葛表达得淋漓尽致。
但我喜欢里面“背夫”的桥段,李白和大和尚们让我真的相信了人间千年,而背夫已存在了好几世。古时的背夫和现在的打工人,这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可以让文案台词更深入人心,至少于我而言的观感分数会更高一些。
这一世刚刚修行了30年,浅薄的道行还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行走人间,所以得时不时回归山林,充电蓄能后才能继续闯荡江湖杀怪升级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