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一品镇:小桥流水阳光明媚
轨道交通到龙洲湾枢纽后,等一趟久不至的公交910,踏上去巴南一品街道的行程。
幸运的是始发站有座位,所以在午后的阳光下,颠簸的公交车带我去一品。
修路带来的巨大灰尘在阳光下闪烁,尘埃里竟然也会有星星点点,路过了百节,路过了桥口坝温泉和森林公园,终于在近四十分钟后到了一品正街。
街道很旧,一条街上只有一家奶茶店,还有一家颇为有名的苍蝇馆 #老谭豆花水上漂# 。
泡椒脆肠、泡椒小肠和泡椒腰花是特色,而且必须配两碗米饭,泡椒酸萝卜丝的下饭程度远超干饭人的想象。
顺着街道往下走,路过一些很旧的房子,街道给手手的感觉是停留在2000年,就是手手还小的时候,对故乡的朦胧的记忆感。
老去的建筑物和古早的商业相对应的是年轻人的匮乏,老人家和小孩子是这里的主角。老人家慢悠悠地随地一坐,小孩子晃晃荡荡蹒跚学步,即觉得惬意,又带着一丝凉意。
一品有两座字库塔,一座叫做燕云字库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在燕云村。另外一座四桥字库塔在一品河岸边,建于光绪6年。十年浩劫时期字库塔被拆除,现如今所见到的是近代重修的。
但这重修的品味还真是相当在线,形制材料一一如故。这些青砖甚至都不是仿制品,而是当年成都大慈寺拆迁时,由政府出资购置。
“字库塔”又称“惜字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代表先民对文化、文字的崇拜与敬畏。传统文化中有“惜字如金”、“敬天惜字”的观念,因而形成一种习俗。
川渝地区的很多老人家都会说:读书人废弃的字纸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用其作为清洁用品的污秽举动,糟蹋字纸的人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
因此,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地方集中焚化。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还有专门的礼仪,并且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字库塔。
一品河上同时存在有多座不同年代各具特点的桥,仿佛一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
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有万安桥、千秋桥、二龙桥和跳蹬桥四座老桥,另外还有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建的公路桥。四座老桥至少都是清朝以前的岁数,然而在最古老的跳蹬桥上,现在仍有妇女在捶洗衣服,仍有小孩子在玩闹,仍有耄耋老人灵活行走宛若世外高手。行走在跳蹬桥上,就像在河上的钢琴键上起舞。
在燕云村的还有一座桥,古朴自然,虽然是川渝地区常见的石板平桥,但竟然桥墩上还有龙形的雕刻,想来和祈求龙王风调雨顺有关联。
周末从一品镇归来,2w+的步数让我只想日复一日坐在你睫毛的蓝色岸边,垂钓一种名为忧郁的鱼。
有时候你会深刻地记得一个地方,是因为一砖一瓦一花一草;有时候你会记住一个地方,是因为你去的路途特别遥远,又或者是那天的阳光分外温柔,又或者是那天身边的那个人睫毛特别好看,缝隙中投下的光影忽明忽暗,好像走进了宠溺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