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推荐看看这些小众博物馆
上次给大家分享了一些马来西亚吉隆坡小众的博物馆,得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支持~必须安排上第二期,让大家在周末动起来。
林连玉纪念馆
和妈妈一起去打卡的林连玉纪念馆,位于默迪卡体育场附近,但是还是需要导航,即使这个导航也不太靠谱。轨道交通AGL坐到Hang Tuah站下车,导航显示要步行19分钟1.3公里才到,实际上800米左右就可以到了,并不用额外走导航上绕回来那一段。
我提前做功课的时候并未看到说要提前预约,所以就直接过去了。到了以后刚好遇到到工作人员陈大智(Tan Tai Chi),他正好完成上一波对一行新加坡访客的讲解,丝毫没有不耐烦地接待了妈妈和我,开始了仔细地讲解。
林先生说今天时间可能有些紧张,纪念馆正常是18:00闭馆,但由于有一些特殊活动需要17:00闭馆,后面我才了解到是纪念馆的前任馆长李亚遨先生于2024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73岁,最后的心愿是回到他一生投身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代表的林连玉纪念馆。他一生编辑了《教总33年》、《风雨十八年》(林连玉回忆录)、《林连玉公民权案》和《族魂林连玉》等系列重要著作,记录了林连玉先生及华文教育的历史。
馆内有林连玉先生1:1.1比例的全身铜像,是典型的中国南方人的身材,并不高大。但铜像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是东姑阿拉曼当年许下华教承诺的方向。这个细节本身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林连玉先生始终保持着对承诺与理想的笃定追寻。
林连玉先生的求学经历,或许是他日后坚守华教理想的重要起点。他1913年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有幸在厦门完成完整的中文教育。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母语教育对一个人精神世界塑造的重要性。1938年,他来到马来亚,在柔佛州利民学校任教。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后来成为华教运动的领袖,这段转变映照着时代的动荡与个人使命感的觉醒。
展厅里陈列的档案文献,记录了林连玉先生毕生为华教奔走的轨迹。1952年,他参与创立马来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开启了组织化捍卫华教权益的新篇章。在他的理念中,华文教育不仅关乎语言的传承,更是维系文化认同、培养完整人格的重要基石。
最令人动容的是1961年的那场风波。当时的政府以”为马来亚的利益着想”为由,吊销了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可谁知道1950年底英殖民政府开放公民权申请的四个月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
能让大多数人都崇敬、动容的人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我看林先生平平无奇,可他的勇气好执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勇气并不是闪闪发光的英雄主义,勇气中也包含怯懦,就像爱里也有不爱的时刻,来回的踱步和斑驳的杂质时勇气的真相。但林先生从舍弃妻儿远渡南洋的那一刻好像就从来没有退缩,我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去挖掘他勇敢的源头,可惜无果。也许真正值得人钦佩的人生从来不需要由别人告知你坚持的原因,不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总是需要别人的话来坚定自己的选择。
这里开放时间:09:00-18:00(周日休息),馆内不大,但如需讲解请提前预约哦。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
这是我路过无数次的马来西亚华人总商会大楼,我第一次路过就注意到它了,建筑很恢宏。但我之前一直以为这里只是一个商会,对于不事经商的我而言并无甚多看头。偶然得知这里竟然还有一个华人博物馆,于是就来了。这里的开放时间很特别,周四、周五、周末及公共假期的10:00-17:00开放,票价20令吉特,学生票5令吉特,这里的营业时间和下文中马来人管理的博物馆营业风格截然不同。
展馆大门模拟了传统中国建筑的样子,那些第一辈来下南洋的华人是真的苦。最近有关于“侨批”的特展,侨批俗称“番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故乡的信件。最初的家书与钱款不是通过邮局、银行往来,而是由经常往来海上的水手、商人或同乡互相之间帮忙递送,而这些帮乡亲递送侨批的人,被称为“水客”。
据《潮州志》统计,1946年,潮汕地区的批局共计131家,在东南亚各地的潮属批局更是多达451家。正批、回批和票根,就是批局为华侨寄批准备的最起码的三件信物。
令人震撼的”漂洋过海”展区。一件破旧的藤箱、一张泛黄的苦力券,无声地诉说着19世纪中叶那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潮。在鸦片战争后的内忧外患中,无数华人怀揣改善生活的希望,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展柜里一枚锈迹斑斑的”猪仔钱”,是当年矿场和种植园用来压榨劳工的代用币,让人不禁为先辈们艰辛的处境黯然神伤。
1948年紧急状态时期的历史图片,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动荡岁月。当时50万华人被迫迁入新村,在重重监管下艰难度日。那些简陋的木屋照片、森严的围栏,无不见证着那个年代的苦难。一件件文物展现了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在地化历程。从槟城大旗鼓到本土化的拿督公信仰,处处彰显着华人文化既坚守传统又包容创新的特质。这种文化适应与创新的智慧,正是马来西亚华人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
在马来西亚尝试着去了解华人历史和文化的这些日子里,好几个工作人员都问我是不是学中文或者历史的,遗憾真的不是,但不影响我把爱好做得像我的专业一样专业。雪兰莪华商总会的博物馆更像是一个总概,如果你是第一次来马来西亚像了解华人文化,我推荐可以来看看。
不过这里公共交通不太方便,建议打车来。或者坐MRT到最近的轨道交通站serdang raya selatan,再打车10令吉特就可以到了。
吉隆坡生物医学博物馆
如果我不是一个医学生,我应该不会来这个博物馆。本着对医学人文的探索好奇,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参观了吉隆坡生物医学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CHOW KIT轨道站附近,几乎出站下楼就可以看见,但仍然需要沿着院墙走350米才到大门。因为属于马来西亚医药研究所(政府部门),所以进去的时候需要拿出证件抵押登记,换来一张参观证,出来的时候记得去换回来哦。工作日的9:00-13:00,14:00-16:00开放;周末和公共节假日都不开放。
到了最里面的博物馆,碰到一个很健谈的马来保安大姐,用对讲机呼唤里面的工作人员来带我去参观。我着实惊了一下,来马来西亚的博物馆好几次都是免门票且免费讲解,所以虽然等了一刻钟但我还是收起了手机认真听讲,毕竟这1v1的全英文医学内容的讲解让我想到了被导师支配的若干个下午。
这个地方成立于1900年,当时马来联邦总督提议在马来亚建立一所病理研究所,专注于脚气病和疟疾等疾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研究。
这一建议实际上早在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提出,会议旨在推动“改善该地区居民的道德和物质生活,并开展热带医学研究”等活动。由于地理位置居中,吉隆坡被选定为研究所的所在地。当时,马来亚正深受热带疾病的困扰,如脚气病、疟疾、痢疾、天花、霍乱、鼠疫、狂犬病以及其他零星的传染病。馆内拥有约1万个干湿标本,主要为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啮齿类动物,这些标本具有医学意义,因此这里也是马来西亚稀有物种和历史数据的重要参考中心。
博物馆设有多个展厅,主题涵盖历史、传统马来医药、伍连德博士、蛇类、鸟类、稀有濒危哺乳动物以及蛆虫清创疗法 (MDT) ,天知道我怎么听懂他讲的一系列诊疗行为的。
我和大家一样,第一次认识伍连德博士是开始学习医学流行病史时,知道在一百多年前他用口罩帮助中国控制住了鼠疫。世界历史上,他被公认为公共卫生的先驱,帮助改变了一种由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的进程。
原来一直以为他是中国人,其实伍连德博士是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的华裔家庭。1896年,他获得剑桥大学医学系的女王奖学金,伍连德博士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名的马来西亚人,同时也是今天参观的马来西亚医药研究所的第一位研究生(1903-1904年)。
在蛇类展览馆,工作人员和我介绍说这边的抗蛇毒血清很贵,当地人被蛇咬后甚至会选择去泰国注射抗蛇毒血清。我告诉了他在中国抗蛇毒血清的大概价位,他感慨说中国的确在医学上很发达,并且告诉我说他也有中国血统(他的家族是明朝时期在郑和之后从山东来马来西亚的,他的外祖父母也是中国人)。
最后一个展馆是关于蛆虫清创疗法 (MDT) 的介绍。在马来西亚,糖尿病门诊设施的患者足溃疡发生率约为 6%,足部并发症占所有糖尿病住院患者的 12%。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溃疡的愈演愈烈,创面中耐多药细菌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败血症的风险,截掉患肢通常被认为是唯一的选择。据估计,到 2025 年,东南亚区域治疗糖尿病溃疡的费用将达到 51 亿美元。研究员Nazni Wasi Ahmad 博士通过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以及治疗各种创面不同困难,复兴了这种疗法。
该疗法涉及将蛆(苍蝇幼虫)敷在创面和/或溃疡上以清洁(清除)创面和/或溃疡,加速愈合过程。蛆虫以坏死组织为食,去除不需要的组织。此外,蛆分泌几种有益的物质,如抗微生物介质和其它抗感染介质,增强肉芽组织,促进愈合过程。 这种疗法有其许多优点,尤其是减少了截肢次数。实施截肢,不仅是因为顽固性病变,还因为其费用仅为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溃疡费用的2/3,而且在医院花费的时间也较少。迄今为止,在马来西亚,已有超过 51 家医院的 6000 多名患者成功地接受了这种治疗,且没有任何异常的副作用。
这次的三个博物馆中,有两个都是马来西亚当地的华人粉丝朋友们推荐的,在此感谢~希望大家在留言区推荐更多的地方,让筷子小手替你踩坑,为你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