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寺:在香港除了购物,还可以徒步
说徒步之前,想说说香港国泰航空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在5月21日国泰航班CX987上,乘客用普通话跟乘务员要毛毯,结果乘务员说:如果你不能讲英语,就不能给毛毯。这种歧视性的服务态度让港区特首李家超表示,“伤害香港和内地同胞感情是严重事件”。
个人觉得,这个和宝马MINI的冰淇淋事件是一样的,区别是国泰航空的歧视上升到了另外的层面,香港作为曾经的殖民地回归后曾出了很多政治问题,这种歧视的出现打破了原以为的一片大好,舆论哗然。
“歧视”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血液里:某些北京人歧视外地人,某些研究生歧视本科生,某些身高1米8的歧视1米7的。喊口号开放包容很容易,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个人呢?人总会在不自觉中通过歧视行为来建立自我心理优势,从而获得一种奇怪的自信。
我是研究生学历,懂得就比你专科生多。是吗?我没你学历高,但我有北京户口呀;我没你有钱,但我北京有套房呀…凡此种种,都很幼稚可笑,偏见和歧视是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bug,但似乎又是一个本能。
好了,就此打住。小结一下就是:崇洋媚外不对,但英语还是得学好。 不管从个人来讲,还是从国家来讲。说回这次徒步的经历。在香港读书的时候都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而多年后再到香港,居然第一件事是徒步,也是意料之外了。不过幸好在香港徒步的时候并没有遇到这种歧视。
原计划里是没有徒步的,毕竟那么多年没回来,想回学校看看或者是吃点好吃的。但是没算到回去当天是法定假日,所以剩下半天无所事事,跟着李不乖去了她之前听说过但没去过的这条徒步线路。
香港最著名的徒步路线当然是麦理浩径了,但是这个麦理浩我们还没敢挑战,只能留作下次。麦理浩径(MacLehose Trail)是香港最早启用的一条长途远足径,于1979年10月26日启用,以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命名。这是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它起始于西贡北潭涌(大网仔路及北潭路路口,该路口设有本径起点标志),贯穿了西贡东、西贡西、马鞍山、狮子山、金山、城门、大帽山及大榄郊野公园,以屯门为终点(横过青山公路及杯渡路路口的轻铁桥下)。
正好麦理浩径终点在屯门,青山寺径的附近。也就是在我们此次徒步的起点之上。
我们一行两人,坐港铁到屯门站下车后,导航“香港青年学院”,选择屯门校区,具体地址是新界屯门青云路18号。下了地铁后大约要走1公里多。来到青年学院后,你会看到一处天桥,下天桥侧面有个缓坡,缓坡的右边是一个市政公园,左边是学院的教学楼。途中我们去公园上了个厕所,发现香港的公共卫生确实很不错,即使是偏远区域的公园卫生间,也和商场卫生间一样干净。
缓坡走到头是一条横街,穿过马路左转继续上坡。大约走百米左右就能看到路牌,上有“青山寺径”。看到路牌就知道没走错路了,接下来就是跟着路牌一路向上。
青山寺历史比较早,创建于1500年前东晋未年,是香港三大古刹之首,“杯渡禅师庙”应是全港最古老的庙。有些资料考证过,说这里就是香港佛教的发源地。这里经过1926年重建,改名为青山禅院。
可能大家不知道,现在这里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香港的屯门市,但原来这里其实是属于东莞市的。
《东莞县志》中记载︰「广州图经,杯渡之山在东莞屯门,界三十八里。耆旧相传,昔日杯渡师来居屯门,因而得名。」
从山脚下的青山佛教学校开始,我们一路向上,路不远但坡度很大,照片看不太出来。没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幸好有大树遮阴,不然香港这湿热的天气肯定能让你中暑。
继续往上,途中要经过许多村屋。不禁感叹,在香港住商品房的话才那么几十平米,村屋至少还能带个院子,在香港算是一个闹中取静的选择,挺不错的。
途中会经过一个大的牌坊,看介绍说是1929年修的。看到牌坊左边的“杯渡”二字没?这就和前面说的对上了。看牌坊顶部的瓦脊,讲述的是封神榜的故事,主要是哪吒和雷震子。
我们看这牌坊处有个石桌,就在这里歇息了好一会儿。不时有清风吹来,一口冰可乐🧊下肚,顿时回血。再往前走几步就能看到青云寺大门了!
拾阶而上,一座古朴的寺庙展现在我们面前。偶尔也有健身徒步的人从大门侧边经过,越发显得这古刹的庄严。从山门进入青山寺内,发现和大陆的庙宇有些许不同。最让我不解的是,为啥有一座巨大的月老雕像?月老应该不属于佛教,也不是道教吧,应该算是中国民间神话里的人物了。为何在此地有一处雕像,难道是为了让求姻缘的信徒有个参拜的对象吗?实在没搞明白……但看这连绵不绝的香火,自知这是一处香港人极其信服的求姻缘之地。香港人总是在极潮和极度迷信之间反复横跳,就比如搞金融科技的大佬往往开盘前也免不了俗得烧烧香拜拜佛。
依次参观了每个开着门的佛堂,山下就是香港的繁华和忙碌,山上能有这一方佛门静地,实属难得。从大雄宝殿出来后,还有小道可以继续上山。
这条小路上健身徒步的人就很多了,因为我们是下午上去,所以途中相遇的多是下山的人了。我们害怕走错,就在路口问了一位大姐,大姐应该是香港本地人,她用不太熟练但热情的普通话帮我们指路,见我们并没有穿戴专业的徒步装备,还提醒我们上面很陡建议不要轻易尝试。但当年杯渡禅师也正是通过苦修的方式,才通过道阻且长看到山顶在望。
后来下山后查资料,才了解这条线路是香港的四大考牌路线之一,横跨香港三尖之一的青山(杯渡山)和圆头山(灵渡山),后半程沙石路十分考验徒步鞋的抓地力。
因为晚上还有其它安排,就往上再走了一段就折返了。下山途中,得以回看来时之路,原来回头是岸是这个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