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荣昌后,两位远征军的无声落幕

2021 年,筷子小手发布了一篇《一个荣昌人的抗日回忆录》,今年的7月,我们收到了一条格外引人注意的留言,留言者“巴巴吧”称,他自己是文中当汽车兵的李毅坚的侄女婿,他的妻子正是李毅坚弟弟的女儿。这条偶然的留言,让筷子小手把明愚和“巴巴吧”这两位远征军后代聚在了一起,揭开了两位远征军战士回荣昌后,那段如浮云般聚散无常的人生篇章。

李毅坚的父母是隆昌界石的农民,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二弟、三弟(也就是“巴巴吧”的岳父)和四妹李桂仙。当年,他被抓壮丁参军,成了远征军汽车兵,谁曾想这一去,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让二弟因同样被国民党带走而从此下落不明。

退伍回国后,李毅坚带回了一名叫夏世清的女子。夏世清个子不高,籍贯是四川泸州蓝田坝,两人如何相识的细节,从未跟后人提及,只知道当时她尚是青春模样。他们在荣昌后西街罗汉洞定居,本以为是安稳生活的开始,却不知命运的风才刚刚起来。

对于远征军时期的经历,李毅坚几乎绝口不提,唯一能让后辈触摸到那段岁月的,是一张他穿着制服站在汽车旁的照片 : 照片里的他眼神明亮、身姿挺拔,满是军人的威武神气。可这唯一的念想,也在后来的特殊活动时期被销毁,徒留遗憾。“巴巴吧”说,若是照片还在,再结合他与张德约的回忆录,定能拼凑更多远征军往事。

回荣昌后,李毅坚用部队遣散费,在后西街旁开了家两层楼的茶旅社,像古时驿站般为路人提供歇脚处。那时的他或许以为能靠这家店安稳度日,却没料到这小小的茶旅社竟成了“成分”的烙印。特殊时期里,他被划为 “工商” 成分,旅社也被征用为公私合营。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前半生的戎马与后半生的安稳期盼,在时代浪潮里轻轻一碰,便碎了。

当年荣昌著名说书人唐英曾说,李毅坚在国民党军队里曾任营长或副营长。或许正是这重身份,让他在 1957 年遭遇严重挫伤,特殊活动时期更是饱受斗争之苦。

李毅坚与夏世清未曾生育,领养了儿子李天文。李天文是 64 级或 65 级高中生,高考落榜后,因养父母的 “成分” 问题耿耿于怀,远赴四川自贡天化所工作,从此与养父母断了联络。后来他又因思想问题在乐山峨边县劳改,80 年代末因病去世。李天文的儿子,八十年代考入军校成了军官,定居南京后与荣昌亲友断了联系;李天文的妻子左氏,退休后也随儿子去了南京。血脉的线索在时光里时断时续,有人远去,有人停留,恰似白云苍狗聚了又散。

人生在世,竟如尘埃般渺小,一阵风过,便没了踪影。1974 年,不满 60 岁的李毅坚去世,葬在白庙子坡。起初,侄子侄女们每逢清明生辰还会去探望,可后来一次上坟杂草引燃大火,众人受了惊吓两年未去。再后来连坟茔都找不到了。这位曾为家国征战的老兵,最终连一方安稳的长眠之地都没能留下,黄土终究掩去了他所有的痕迹。

李毅坚去世后,夏世清孤苦无依,改嫁了一位李姓退休老师。可她的晚年依旧凄凉,百年之后,竟无子女料理后事,立碑人落款竟是没有确切名讳的李氏后人。从泸州到荣昌,她的一生好似孤雏辗转漂泊,苦海中不至独处,最终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无声息落幕。幸而夏世清和李毅坚的墓都在白庙子,来往一个世纪,先后魂归青山,一个野草荒茔,一个只言片语墨痕。

另一位筷子小手之前写过的远征军战士张德约,回荣昌后的生活则是另一番光景。他被定为自由职业者,一生隐忍谨慎。退伍时因通胀分文不剩,却仍选择做回医生,且在人生最后关头前,对远征军经历三缄其口。曾经的战场岁月,成了他藏在心底最深的秘密小心翼翼地守护着,生怕一丝泄露便打破生活的平静,见过风浪的人,最懂安稳的可贵,也最怕风浪再起。

不过,“巴巴吧”的一个发现,让我们窥见了李毅坚与张德约之间隐秘的情谊。他把张德约的照片拿给家人看,有人认出,这正是当年李毅坚让后辈去永荣总医院看病找的医生。原来,两人回荣昌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只是碍于历史遗留问题,从未公开往来。这份藏在暗处的情谊,像寒冬里的一缕微光,在冰冷的时代背景下,悄悄温暖着彼此的人生。

命运的丝线总是奇妙,兜兜转转,李毅坚的四妹李桂仙,嫁给了重庆蓄电池厂安徽籍的郭姓司机,而这位郭司机,也是当年的远征军。

一场叙谈后,在座之人无论老少都感慨,如果没有明愚老师记录下父亲张德约的话语,如果张德约未曾提及李毅坚,如果“巴巴吧”没有主动联系筷子小手讲述这些往事,那么李毅坚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兵,恐怕就会被历史彻底遗忘。

若是少了这份偶然,那些鲜活的人生,便会永远沉睡在时光的长河里再也无人知晓了。


归乡荣昌后,两位远征军的无声落幕
https://macin.org/2025/10/27/yuan-zheng-jun/
作者
Shirley Lee
发布于
2025年10月27日
更新于
2025年11月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