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孤东海堤之旅
长江、黄河我国的两大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的伟大文明,共同发源于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从一股涓涓细流开始,敞开胸怀,容纳来自祖国大地的大部分江河,滚滚东去,一南一北各自奔向自己的归宿。由于生活在内地,享受着母亲河的恩惠,但是却未能见识其发祥与归宿地,心中一直还有一个执念,有生之年要尽量去看看。高原的海拔和偏僻的交通,对发祥地的向往只能成为奢望,然而归宿地周边的大平原则成为可行的选择。国庆长假终于有机会实现多年的梦想。
长假还没有开始,为了减少拥挤提前出发,到达青岛后再驾车前往黄河入海口,各种导航软件都指向东营,没有精确的到达地点,就朝着这个方向奔袭。大平原上的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几个小时就感到入海口的气息,由于是黄河泥沙冲积而成的,越是往深处走,地上的植物生长状况也在改变,先还可以看见高大的乔木树,大块的田土相连,逐渐的变成低矮的灌木丛,田土也变得零散,再后来就没有了可以种庄稼的田土了,剩下零星的水坑,旁边生长的则是贴地的植被,没有水的地面则泛出白色的盐碱。
一望无垠的平原上,开始是稀稀拉拉的几台“磕头机”慢悠悠的上下起伏,随着“磕头机”的密度增加,我感到已经离我想去的目的地不远啦。虽然知道“磕头机”是抽油的设施,但是从来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车来,仔细地看看,其实每一台“磕头机”都不完全一样的,还有的是两台并排的一起工作,仿佛就是一个小孩站在一个巨人旁边干着同一件事情。
此时,我国的石油盛产地之一就在脚下,胜利油田,我来啦。
经历过贫油时代的我们,曾经记得一句口号:宁愿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煤炭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没有了煤炭和石油工业将无从谈起。铁人王进喜的故事牢牢的扎根在我们的心里,童年的时候就知道我们有一个大庆油田,后来逐渐知道了我们还有好几个大油田,胜利油田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胜利油田在哪里确实没有去仔细想过,今天无意把胜利油田踩在了脚下。每一台“磕头机”抽出来的油量不会很多,旁边就有管道送走,好多条小管汇合成一条大管,几条大管再汇合成更大的管,怀抱粗的大管就顺着公路流向不知道去到了哪里。一望无边的天际边,数不清的“磕头机”,把地下的液体黄金送到它该去的地方。
徘徊数分钟后继续向天际边出发,此时零零星星的车也汇聚成了车流,还算的通畅,慢慢的看见天和地融为了一体,天边就是水,水上就是天,最终变成一条线,车也多了起来,不再那么通畅,走走停停,来到了路的尽头,转弯爬上了大堤。
孤东大堤到了。查资料后才知道,为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自70年代起,胜利油田开始建设海堤工程,孤东海堤所在地原为浅海漫滩潮汐带,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后一片泥滩,并经常受到黄河洪水、凌汛的威胁。把海水赶往更深的大海,修建堤坝围出了80多平方公里的海滩,直到90年代才彻底完工,让更多的的“磕头机”矗立在了原来的海中央。举目四望,除了背后是是一片“磕头机”,正前方是天水相连的一条线,左右则是望不到头的一百多公里堤坝,凭我这肉身凡体永远也看不到头的。
十多米宽的坝顶可供双车并行,看见有车停在路边,好奇的驱使停下了脚步。站在堤坝之上,感觉自己好渺小,虽然有禁止翻越下海的警示牌,仍然挡不住赶海人的激情。不仅是孩童的乐园,而是所有人的天堂。为防止海水对堤坝的侵蚀,无数的水泥浇筑的工字型水泥墩放在靠海的一侧,有的完全淹没于水中,有的则在岸边,有的一半在水里,呈现出一块石墩两种颜色,要想到达水边,需穿过比人还高的石墩缝手脚并用方能实现,明明看见露出的石墩,一脚站上去的时候,海浪正好涌来,保证让你的双脚洗个扎扎实实的海水浴。
还没有到大堤之前,路边好多卖渔具的摊位,鱼竿、地笼、鱼饵,还有鸡肉,此时才明白原来这里除了钓鱼,多数的人是来钓螃蟹的,傻傻的螃蟹可能是饿得太久,只要双鳌夹住诱饵是绝不放手的,哪怕你把它提出水面,还需用手将其拔掉。真的是印证了————宁做他人盘中餐,也要做个饱死鬼。由于没有准备钓蟹的装备,只能看别人的表演。
地笼的捕捞效果更加给力,一个小小的地笼,里面放上诱饵,丢在水里,数分钟后提起来,笼里就是好几只,大小都有,有的还挂在笼外双鳌则死死的抓着笼里的诱饵,起笼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兴奋的呼叫声此起彼伏。大概幸福的顶峰不过如此了,然而幸福的时光却是那么的短暂,大半天的时间转瞬即过,错过了午餐的时间也没有感觉到,天色也逐渐暗淡下来。
回程的路上在网上寻找可以吃饭的地方,没想到跳出来的满满的都是黄河口大闸蟹,路边也有人不停的招呼,有新鲜的大闸蟹,各种招牌也是满满的大闸蟹。出于对短斤少两的恐惧,仍然选择网上寻找提前联系的源头供货的卖家就餐。导航的指引来到养蟹兼帮加工的农家院落,忙碌的老板电话不断的响起,都是要求送货的,稍有空闲才与我们交谈。在我的脑海里,大闸蟹不是阳澄湖的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聊天后才知道,好多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从这里出发,到了阳澄湖里洗个澡,再发往全国各地,地理品牌从此由黄河口变成了阳澄湖。
老板全家动员,选蟹、绑蟹、装箱,有条不紊的忙碌,接待我们的小哥热情而不懈怠,一边介绍他们的养蟹过程,一边帮我们选蟹,大小都有,2.5两母蟹30元一只,3.5两公蟹35一只。按照每人4只的量选好加工,老板还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卖给我们打折的残蟹,原来捕捞的过程中,出现了缺胳膊少腿,没有了很好的卖相,就称之为残蟹论斤卖,再来上一大盆。
黄河口大闸蟹的加工方法也特别的简单,放在蒸锅上,一只蟹背一片生姜,静静的等待一刻钟,热气腾腾的大闸蟹就可以入口了,天然的蟹香无需任何调料,让人垂涎欲滴,滚烫的拿在手上左右交替,实在受不了还回盆里,稍歇片刻便大块朵颐。此时此刻此生终于实现了大闸蟹自由啦,午餐和晚餐同时靠蟹完成,双手满嘴都是蟹油。
吃饱喝足已经是月上三竿之时,抓紧时间休息,明天还将赶往下个打卡点。